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发展中获益
图为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现场。
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摄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何小敏
昨日,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在广州开幕。包括30余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在内的约600人与会,围绕“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研讨和交流。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21世纪理事会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与会人士呼吁,要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
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展望到“一带一路”与产业合作,从数字经济与全球合作新前景到中国金融开放和世界金融市场,从构建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到世界湾区市长圆桌会,从人文湾区与城市品质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创新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本届“读懂中国”会议共有8个分论坛同步展开。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
“改革开放再出发”主要有三项紧迫课题
“就当前来说,围绕‘改革开放再出发’,紧迫课题大体而言是三项。”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说,要保障中国从速度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的转型;要保障区域经济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这三大区域的发展,同时进一步解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加大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力度,推动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从总体上说,‘再出发’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实现新时代中国‘再发展’。”郑必坚认为,具体而言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造更加健全的“市场力”;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打造更有效能的“社会治理力”。
郑必坚表示,时代呼唤经济全球化的新架构,要在开放中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在创新中发掘世界经济的新动能,在包容中破解世界经济失衡的难题,在联动中完善全球经济的治理。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
中国带动了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读懂中国’,首先要欣赏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进步,在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过去7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是我们读懂中国的一个最基本的切入点。”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看来,中国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功是离不开全球化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加大了对外投资,进一步融入国际的世界经济价值链,同时也用全球化来推动工业的发展,以此能够达到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看到非常多积极迹象,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善用全球化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带动了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李勇认为,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致力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将为其他国家带来更大的机遇。中国将会创造对于商品服务具有更大需求以及更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这能够更大吸引国外对中国的投资,有非常多的机遇,让全球第一大市场更加开放,也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减少了很多对于外商投资的限制,很多领域已经完全开放。中国也引领进出口,不久将在上海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将继续得到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支持。
李勇说,中国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已经引领全球数字化经济还有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已经是科技最大的消费国,在其他国家面对新一轮全球化纷纷退却的时候,中国却引领全球化发展。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可以从中国发展中获益。首先他们需要理解中国的发展故事和道路,从而让这些国家避免陷入一些不必要的疑虑,甚至批评和指责中。
全球化智库咨询委员会主席龙永图:
要支持成千上万的企业更紧密地合作
“在我们讨论新一轮全球化的时候,也不得不面对全球化的严重冲击。”全球化智库咨询委员会主席龙永图认为,过去一段时间,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给全球投资者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单边主义企图削弱和边缘化全球体制。
龙永图表示,种种冲击严重威胁全球供应链系统的安全,过去几十年经济全球化最大的成果就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成千上万的企业,围绕自己的行业,围绕自己生产的产品,全球各大企业大大小小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所形成的完整产业链。龙永图认为,要制定一系列的全球规则体系,制止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特别是滥用国家安全的借口,来把其他国家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实行制裁,实行断供,切断产业链。
“我们目前就是要不断加强跨国公司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同时也要更好地发展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在市场占有、品牌优先、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小企业,使我们的全球产业链更具创新性。”龙永图说,我们要坚定地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行动,要支持成千上万的企业更紧密地合作,更坚定地维护产业链的安全性、产业链的创新性和产业链的完整性,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一个新的阶段。这不仅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全球的发展,有利于全球企业的发展。
规则是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生命线
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蒙蒂对中国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表示肯定。
马里奥·蒙蒂说,全球化确实意味着在多个维度的发展,包括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一系列措施。今年3月,意大利签署了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备忘录,加入“一带一路”。
马里奥·蒙蒂表示,如果未来想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规则将是其中的一个生命线。“我们需要进一步夯实国际贸易的规则体系,让它为参与全球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这些实体提供行动的指南。”马里奥·蒙蒂说,只有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参与到贸易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企业才会心安,才会有所保障。各国要反对不符合规则的、单边的贸易壁垒和关税壁垒行为,继续推进基于规则的全球化,切实保障全球化带来的切实利益。
平行研讨会探讨“如何打造人文湾区提升城市品质?”
慢生活、宜居、建筑特色等因素都能促进人文湾区建设
在以“人文湾区与城市品质”为主题的平行研讨会上,来自政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代表畅所欲言,思想碰撞。
“广东将会成为世界的典范,这是我们的希望。我认为前景是广阔的,当然任务是艰巨的。”英国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认为,经济越发展,文化产业就显得越重要,它包括了大学教育、娱乐、运动等等。他认为,在吸引外国人才方面,广东可以成为先行者。其他诸如慢生活、宜居、建筑特色等因素都能促进人文湾区建设。
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成为全球顶尖的湾区,岭南文化确实是整个湾区的“精髓”。“我们也在全球各地引进不少人才,他们来到这里之后,生活都很方便,感觉都很舒服,这个‘舒服’包括的主要是包容的文化,而这个文化就是岭南文化。”在刘伟看来,岭南文化特质是开放包容、低调务实、勤奋又享受生活。刘伟认为,改善湾区城市生活品质,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建立自由出行的一小时生活圈。目前,相关轨道交通建设也正在推进中。
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陈定定则认为,要从“人文智库”上下功夫。要做好人文湾区肯定离不开经济,在这基础上可能也需要一些智库的参与、智库的出谋划策。“无论从建筑、饮食、歌曲、粤剧等等我觉得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如何扎根于这些历史、这些文化、这些传统,走出一个与现代结合的独特创新之路,我觉得从人文智库的角度来说,这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陈定定说,从智库角度就是如何把这些比较好的理念转换成实际可以操作的方案。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