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不过关,踢出“白名单”
江苏在全国率先将环保治理水平领先的企业纳入应急管控豁免名单,免予执行停限产措施。然而,在管控期间,豁免企业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连日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执法人员,首次专项对全省豁免企业进行突击抽查。检查结果为不合格,且问题突出的企业和工地,将被从豁免“白名单”踢出去。
李伟豪苏环轩
为了强化环保“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实施差异化管控,引导企业主动治污,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2018年10月份,江苏省出台《江苏省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将环保治理水平领先的企业纳入应急管控豁免名单,免予执行停限产措施。
今年年初,江苏在原试行办法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申请程序,拓宽了豁免范围,增加了“战略新兴产业类”和“建设施工类”,明确“纳入江苏省环保信任企业名单;直接或间接提供电力、热力、天然气、饮用水、交通出行等基础公共服务,涉及重大民生保障的企事业单位等。今年1月、8月和11月,江苏先后三次组织各地更新、增补豁免名单,豁免企业数量从2018年底的200家增加至目前的1278家,这个名单还在不断更新调整。
“在管控期间,豁免企业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调研员、徐州豁免企业专项检查行动小组组长李虎成说,省生态环境厅日前组织执法人员,首次专项对全省豁免企业进行突击抽查,150家企业和工地接受了“飞行检查”。“从检查结果看,大多数豁免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高、污染治理成效显著,达到了行业标杆的先进水平。”李虎成说,对检查结果为不合格,且问题突出的企业和工地,将取消其豁免资格。
“2017年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期间,公司最长一次停产了7天,损失很大。”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主管侯勇表示,近几年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对生产工艺、原材料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侯勇表示,江苏省出台豁免办法后,符合豁免条件的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时,可以不用停产。公司积极申请,已连续2年获得环保豁免企业资格。获得豁免资格对公司来说,在国际及国内工程机械日益竞争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就能创造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徐州市检验检测产业科研实验楼工程的工地上,现场竖立的在线环境监测仪显示,PM2.5为40微克/立方米,PM10为54微克/立方米,符合国家标准。“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环保达标,施工方先后投入了100多万元。”负责该工程的锦宸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娄从柏说,正是有了环保投入,加上项目又是重点工程,今年获得了豁免资格,工期得到了保障。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