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助企复工达产
滨州市加快推进金融辅导员制度的落实落地。图为滨州中行金融辅导队进企业对接帮扶
滨州市大力推进各项惠企政策、金融辅导员制度等落实落地,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为企业提供常态化、精准化、全方位的支持,有效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
◆见习记者 李元春 通讯员 钱增旺
当前,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停工停产、产品滞销滞运,导致企业现金流不足,贷款难以如期偿还接续,资金链绷紧。为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金融“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意见》,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提出了包括推行企业金融辅导员制度在内的20条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深化“政金企”合作,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切实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
据悉,该制度聚焦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能切实打通金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提高企业融资的可得性。金融辅导员可以面对面向相关企业进行精准推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项目开工建设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及早复工、全面达产;同时,根据企业的财务、经营及融资等状况,对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等提出意见建议,根据企业融资等合理辅导需求,协调金融顾问团专家、服务专员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开足马力”进企助企
自全省启动金融辅导员进企辅导工作以来,滨州市高度重视金融辅导员制度的落实落地,积极行动部署,加快制度推进。前期,在全市成立94支金融辅导队,选派282名金融辅导员,金融服务专员79名,金融顾问团71名,上市辅导队17名,为1217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全市辅导企业增删调整已经完成,各金融辅导队已与辅导企业完成配对,全市辅导企业已全部录入省金融辅导平台并已完成首次对接。
全市金融辅导队主动担责步调一致,滨州工行、农行、建行等市级辅导队迅速出台辅导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定向发送宣传短信、印制分发宣传折页等方式,充分利用区域信息和资源优势,让企业了解金融辅导员制度,确保工作良序开展。
在山东京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600吨绿色高端化学品项目正处在设计阶段,目前相关手续齐全,但项目建设存在一定资金缺口。滨州农行金融辅导员现场解答企业融资相关问题,与企业就项目贷款业务达成合作意向。
在山东雅士享食品有限公司,围绕养殖行业发展现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展开调研,根据企业提出的养殖户小额、临时性贷款需求,农行金融辅导员提供了“鲁担惠农贷”服务方案,有效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全市农商银行共成立滨州审计中心、各县市农商行金融辅导队10个,与169家辅导企业全部进行现场对接,向企业介绍金融辅导员制度,公布辅导员联系方式,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及复工复产情况,结合“鲁青基准贷”鲁担惠农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政策性信贷产品投放,为企业量身定做组合信贷产品,优化授信方案,节省融资费用,助力复工复产。
4月12日,滨州建行金融辅导队先后走访滨州海隆铝塑股份有限公司、滨州市华康梦之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听取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金融辅导队根据实际情况向每家企业有针对性地介绍产品及优惠政策,通过实地对接,进一步与辅导企业达成金融服务和授信方案,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给予企业最大支持。
当好企业排头兵,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此前,副省长刘强来滨调研时,在充分了解企业融资、金融辅导等方面的情况后指出,金融辅导员要按照“一企一策、一问题一方案”的要求,摸清企业经营情况、金融诉求,指导企业量身制订个性化融资方案,帮助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金融惠企政策、财政奖补政策,更多地获得信贷资源支持;要改变传统的、过分依据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表”发放贷款的惯性,对中小微企业更多基于水表、电表、工资表等“新三张表”给予融资。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营造和谐诚信生态环境;企业应积极作为,通过一系列自我提升措施,创造必要的落地条件;金融辅导员要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提前进行对接,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降低融资成本,帮助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更好发展。
为确保金融辅导员进企工作的有序开展,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制了《企业金融辅导员进企辅导工作簿》3000册,发放到全市每名金融辅导员手中,同步记录企业对接情况。“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局积极统筹协调各银行金融机构,推进各项惠企政策、金融辅导员制度等落实落地,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常态化、精准化、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有效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谦表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