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全国政协委员竺延风:推广无人配送车辆 破解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编辑/2020-05-24/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本报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 “随着 互联网 基础设施的完善、 移动互联 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配送车为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案。”全国政协委员, 东风汽车 ( 600006 , 股吧 )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竺延风 将提案关注 ...

本报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配送车为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案。”全国政协委员,东风汽车(600006,股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将提案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解决物流配送难点上。

全国政协委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

据《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了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竺延风带来了《积极推广应用无人配送车辆,助力破解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提案,建议重点关注物流配送,积极推广应用无人配送车辆。此外,竺延风还联合其他委员提报了两个提案:《关于建议全面构建智慧森林防扑火基础设施的提案》和《关于拓展消防救援队伍职能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提案》。

我国已是世界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2019年全年业务量达635.2亿件,总量超过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总和。竺延风提出,随着网络购物、线上经济的迅猛发展,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难点问题不断凸显,主要表现为:订单高度碎片化,配送的环境和场景复杂;末端配送的效率低、成本高;作业安全和服务品质难以保障;配送人员“用工难”问题逐渐显现。

在竺延风看来,消费者需求表现为多品种、小批量、多频次,对配送即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末端配送需要连接分布在城市各区域商家和消费者,包括超市、便利店、餐厅以及社区、写字楼、学校等各类主体,服务需求分散,配送的环境和场景越来越复杂。

此外,由于配送对象分布分散,取货习惯不同,末端配送环节成本和时间的花费要占到整个配送作业的30%以上,为满足对末端配送即时性的要求,物流企业往往以高成本换取高时效。据统计,快递企业平均单车装载率仅为50%至60%,人工成本约占整个配送作业成本的30%以上。

很多城市配送车辆游走在“灰色地带”问题也需引起高度重视。竺延风表示,一些非正规电动三轮车、电瓶车用于末端配送,频繁进出居民区与商业区,安全隐患较多。由于收入和送货量挂钩,快递员配送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很难保证服务品质的稳定。

而配送人员“用工难”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据竺延风介绍,目前快递员一般以年轻人为主,就业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快递行业一年内离职率高达40%。

“目前,无人配送车已经在快递配送、货物转运、无人零售、清洁环卫等应用场景开始商业化探索。”竺延风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种无接触场景中,无人配送车24小时不间断为医院、隔离点、小区等配送医疗和生活物资,提供消杀服务,不但配送效率高,而且保证“物流人不流”,防止了交叉感染,为科技战“疫”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为无人配送车辆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

为此,竺延风提出了4条针对性的建议,以统筹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政策上,鼓励发展无人配送车辆。把无人配送车辆纳入“新基建”政策范畴,鼓励企业等各主体积极研发和推广无人配送车辆。

在管理上,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将无人配送车列入法定交通参与者,实施归类管理,明确投资、准入、路权、牌照等管理要求,并完善相关管理规范。

在标准上,建立无人配送车技术标准体系。坚持安全第一原则,构建无人配送车的功能测试、安全测试、车-路-云通信等行业标准,建立无人配送车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等体系。

在应用上,积极推进无人配送车示范运营。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在产业园区和机关、学校、医院以及商超等区域,导入无人配送车,总结经验,逐步扩大应用。

(编辑:石英婧 校对:颜京宁)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