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勤”16年,仍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
首席记者于倩通讯员徐瑞婷/文
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对全省288名突出贡献农村工作指导员予以通报表扬,衢州市衢江区市场监管局干部吴有才名列其中。7月18日,在省农村工作指导会员制度实施15周年座谈会上,与省内受到表彰的突出贡献农村工作指导员一道,吴有才受到省委书记车俊的接见。
2004年4月,42岁的吴有才响应省委号召,离开工作单位,来到距离城区40公里的太真乡珠头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这一干,就是十六年。
吴有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为履行好职责,每到一个村,他总是先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意,把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放在首位,把农民增收致富摆在当前。
太真乡珠头村地少人稀,自然资源匮乏,农民收入不高。吴有才一方面指导在家农民利用山区丘陵山坡种植黄花菜100多亩(每亩收入近万元),另一方面利用自己对企业情况了解的优势,为村子十余名闲置劳动力找到工作岗位。
2011年,吴有才担任浮石街道窑里村农村工作指导员。窑里村就在衢江的旁边,为配合“五水共治”,吴有才耐心地做全村所有养猪户的思想工作,最终全面拆除养猪场,养猪户转型当起了现代菜农,新建蔬菜、水果大棚50余个,每个大棚收入近10万元,既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守住了“金山银山”。
当好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制度建设督导员、组织建设指导员,是省委对农村工作指导员“六大员”要求,吴有才任职期间,三个村村级组织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班子闹不团结、思想不统一的问题。每到一地,吴有才都协助村里建章立制,用制度治村。认真了解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疏导矛盾,不搞亲亲疏疏。他先后指导过的三个村里,目前村干部思想统一,干劲十足。
周家乡上岗头村,在村庄建设、旱厕整治、山塘整修、改善居住环境过程中出谋划策,吴有才先后为联系村争取资金400余万元。现在已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参观学习的队伍络绎不绝。
珠头村为了兴建通村公路缺乏资金时,吴有才带头主动捐款,带动珠头村在外成功人士积极支持。
窑里村的胡某侬兄弟俩是村里的老上访户,每年都赴省进京上访。吴有才入驻窑里村后,主动上门与他们交流,化解心结,并指导兄弟俩建起蔬菜大棚,问题解决了,兄弟俩也就停止了上访……
16年来,从青丝到白发,不管是远离城市的山区村,还是城乡结合部的郊区村,甚至派出单位的牌子变了又变,领导换了又换,他始终坚守、初心不改,被先后六次被评为区级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四次被派驻地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凝聚起了基层民心,也建立起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